分類
Silicon Valley Startup

Kiwico: 給孩子每月一盒的STEM學習包

今天介紹一間有小孩的爸媽才比較有感的新創公司:Kiwico,Kiwico透過訂閱的方式每個月會寄一盒STEM的學習包到家中,讓父母親或者是陪玩的大哥哥大姊姊都可以帶領小朋友透過這裡面的教材透過實作的方法去學習。

STEM分別指的是:

  • Science 科學
  • Technology 科技
  • Engineering 工程
  • Mathematics 數學

STEM主要強調的是讓孩子不僅僅是具有知識,同時也要有透過思考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實驗精神並且可以整合各方面的資訊。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先前也特別提出了 “Educate to Innovate” 透過教育教出創新人才的口號,其實主要就是指STEM的教育方法,因為根據統計2010到2020這十年,美國數學領域人才需求成長了16%,電腦工程師需求成長了32%,對於這些職業人才的需求希望向下扎根從基礎的教育做起,讓小朋友從小具備STEM的思考邏輯。

Kiwico服務的對象從剛出生的寶寶(0-24months)一路到14歲,根據孩子的年紀,每個月會提供不同的實作教材,我自己也是訂戶,我的孩子目前三歲多,教材內容範例會是提供你材料以及教學說明讓你可以自己做出有顏色的小火山(如下影片)、親手實作絨毛娃娃等,讓孩子透過親手操作啟發好奇心達到學習的目的,在現在防疫期間一起動手做一起學習剛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親子時光。

自己做種植的植物的盆栽搭配遊戲
自己做噴泉

Kiwico的商業模式主要為每月$19.95一盒的學習包,隨時可以取消訂閱,甚至如果你覺得這個月的Project很有趣的話,也可以加訂該專案的盒子轉送給親朋好友的小孩體驗。從similar web的數據可以看出,Kiwico網站流量從美國疫情爆發三月初的百萬流量到2020 6月的1.85m的流量成長幾乎快翻了一倍不難想像訂單的成長也相當可觀。

2015年後Kiwico就沒有再募資,早期的投資人包含了知名的500 Startups、BBG vertures,目前公司目標是會持續向海外市場擴張,首波仍為英語系國家為主。

Kiwico目前服務的國家

個人認為台灣做兒童教育的創業者都可以考慮與Kiwico聯繫洽談可能的合作模式,不管是做官方代理抑或是協助做中文翻譯進而開設實體課程讓兒童體驗學習,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分類
Startup

flyhomes: 用現金幫你買房

在美國,買房通常有以下流程:在redfin, zillow等網站上找物件以及實體(虛擬)看房,找到一個房地產經紀人(agent)、拿到貸款機構的pre-approval letter、出價(offer)、若賣家同意出售則進入一對一交涉、簽約並做房屋檢查、最後確認貸款公司房屋保險並且完成交屋,當然中間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項(contingency等)就不在這邊多敘述。

在房地產交易熱門地區來說,一個熱門的物件出現多個出價(multiple offers)是稀鬆平常的事,此時賣家可以自由地選擇他想要跟哪一個買家進行交易進入一對一的交涉過程,做選擇的標準未必單單是以出價高者為主,有時候根據賣家本身需求會做出不同選擇,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新創公司flyhomes就是協助你出現金價格(cash offer)來增加你買到此物件的機率

對於賣家來說,錢如果能直接收到而不用等銀行30-60天的貸款手續等事項確認後才進銀行帳戶,畢竟等待貸款的過程中也是有可能中間出什麼意外差錯,一切又要從頭來過,所以賣方時常會選擇現金出價(cash offer)而非價格最高者。

不過flyhomes提供的服務不只這個,通常買家若是剛好在人生轉換階段(結婚、生小孩需要換大一點的房子)時,手頭上還會有一個房子要出售,此時flyhomes也會跟顧客談妥一個價格,並且承諾如果在90天內未出售,則由flyhomes直接將物件買下,甚至若90天內出售的金額高於原先談妥的金額,他們也會將利潤返還。

flyhomes的商業模式偏向單純的仲介服務,一般來說,仲介費會由賣方支出大概6%成交價左右的金額,然後由買賣雙方的仲介平分;所以身為仲介的角色來說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對公司都能夠獲得收益,特別是在房市熱門的城市,一個房產都是在一百萬美金以上的等級,2%, 3%也都是相當可觀的數字。

相較於已經上市的房產公司zillow, redfin開始透過數據分析進而買房並且轉銷售賺取價差,flyhomes目前的業務較為單純,但成長仍然非常可觀,目前已經成功的拓展到幾個房產熱門城市:西雅圖、舊金山矽谷、波特蘭、波士頓。

房地產行業需要的資金當然也不容小覷,目前flyhomes募到series B,總計160millions(一億六千萬美金)的資金,公司總部設立在西雅圖,投資人包含了知名的a16z(Andreessen Horowitz)創投。

分類
Startup

賣到缺貨的華人線上超市:Weee!

隨著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全球持續延燒,除了做視訊會議的Zoom以及其他協助遠端工作的產品使用量不停攀升之外,各類型的線上生鮮電商也已經是訂單數量遠超過現有司機能負荷的範圍;此類型比較有名的有:instacart(代購超市產品,類似先前honestbee在台灣的模式)、Amazon Fresh生鮮直送、先前被Amazon併購的Whole Food same day delivery更是直接被訂到打開app幾乎看不到可以寄送的商品。

今天要介紹是在2015年成立的Weee!,Weee是一間針對華人提供服務的生鮮雜貨電商,甫成立時是比較偏團購的服務,並且只服務於沙加緬度以及矽谷灣區,舉凡一般華人超市買不到的商品,各類型華人才會使用的醬料、台灣才買得到的餅乾,只要開團並且成團,Weee就可以幫你集單整團配送到家。

如同過去提供團購的新創一樣,一開始Weee!嚐到了許多網路紅利帶來的訂單,成長也很快速,但低谷比想像中來到更快,2017年中商業模式被另一間華人新創抄襲並且許多員工被挖角,業績也開始下滑,創辦人果斷將Weee!轉型成直營的線上電商,自建網站系統、APP、ERP、以及司機配送系統,再透過數據來優化司機配送的路線減低運送成本,建立推薦系統增加庫存流轉率,終於跨過了18個月的創業低谷期,2018年12月獲得新一輪資金的挹注,並且在2019年將業務拓展到西雅圖、洛杉磯,目前Weee!每個月營業額已經超過$15million,從2018年開始每年成長5倍,用戶平均一個月下單4次。

最近由於疫情的關係,Weee!的生鮮產品幾乎是一上架就被掃光的狀況,甚至也不停的聘僱新司機來幫忙消化訂單。同時Weee也在3/30宣布完成B round 50m美金的募資,未來將繼續將此服務拓展到華人分佈較密集的地區如紐約、芝加哥等城市。

台灣的生鮮電商除了有代買式的honestbee(已退出台灣市場)外,還有許多的業者提供服務:安永鮮物、天和鮮物、熊媽媽買菜網等電商(清單可參考:此TESA連結),我沒有去研究它們的業績以及成長曲線,不過一旦台灣疫情失控需要建議民眾都待在家(shelter-in-place)的狀況時,這些電商肯定會訂單接到手軟,但希望不要阿! 台灣加油!

分類
Startup

買保險不用找agent: Hippo, Lemonade, Ladder

由於COVID-19肆虐,整個加州進入了shelter in place(就地避難)的模式,意即若非生活上所需(essential needs)請大家不要出門,人與人之間也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今天介紹在美國生活幾乎是一定要購買到的商品:保險,美國保險環境和台灣比較不同的是,多數的保險都是法定的必須,舉例來說你開車就一定要有汽車保險(Liability, Comprehensive, Collision)、承租房子多數公寓也要求要購買租屋保險才能入住,所以相信在這邊生活的人多數都有購買保險的經驗。

過去大型金融保險公司(State Farm, Allstate, Farmers等)銷售模式其實和台灣非常類似,在各地廣泛開設據點,讓民眾可以方便前往尋找專員(agent)來購買適合的保險,隨著手機網路普及,新創公司創始人們當然也看到了這中間的不便利性,紛紛將購買保險的過程簡化成線上按幾個按鈕後即可刷卡購買。

Hippo insurance是讓你可以線上購買住宅保險的一間新創公司,成立於2015年,成長速度十分驚人,短短5年多的時間募資狀況已經來到了round D,幾間矽谷有名的創投(Plug and Play, GGV, Comcast)也都是其投資人。Hippo特別之處在於若顧客在線上完成住家保險後,顧客隨後會收到一個免費的smart home智慧居家的IOT裝置,這個裝置裡有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煙霧偵測器(smoke detector),其實煙霧偵測器並不是什麼新奇的產品,但根據過去的統計資料發現多數的home insurance claims仍以火災居多,所以一個連網的煙霧偵測器可以做到即時的通知屋主,若屋主不在住家內,可以即時收到通知並快速趕回住家減少災害的嚴重程度,同時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聯繫當地的消防局。

減少了災害的損失對保險公司來說也就是提升了收益,同時2分鐘內就可以在線上完成住宅保險的購買更是非常友善消費者的體驗,需要看合約(Policy)也僅需要登入網站即可立即查詢,而不需像舊式的保險銷售方式找出當時印好的紙本合約書審閱。

兩分鐘內即可完成保險購買

Lemonade insurance則是做的更廣泛,不只住宅保險同時也提供了租房保險(renter insurance),Lemonade強調透過數據運算讓消費者可以得到當地即時最優惠的價格,租房保險在治安相對安全的區域最便宜甚至可以買到每個月只要$5的方案。

用價格快速擄獲消費者後,Lemonade也開發了API與各大保險公司合作,舉例來說,你可以在買Geico汽車保險的同時購買Lemonade租屋保險,甚至你也可以在Geico的網站或是app裡查看你一起購買的Lemonade租房保險而不需要再下載一個app來查看policy。

Ladder則是讓消費者可以線上購買生命保險(life insurance),一般來說生命保險是福利較好的公司會提供給員工的一個保險選項,所以並非一般的民眾都會購買生命保險,Ladder透過線上簡化購買的流程同時也讓價格透明,隨時想要增加保險的範疇(coverage)時也可以直接在線上做調整多退少補,Ladder的目標是讓美國多數民眾都能夠擁有生命保險,提供給家人眷屬多一份的保護。

Ladder也是在2015成立,募資來到了round C,投資人中包含了Allianz(安聯人壽)。

相較之下台灣因為法規問題,很少看到有保險類的新創公司,甚至先前南山人壽委託SAP執行的新系統轉移出現許多問題導致消費者可能對新科技應用於保險業上有所顧慮。

分類
About Mike

回顧 2019 工作上的新學習

農曆新年剛過,祝福大家鼠年鈔票鼠不完(完全硬搭),近日剛好有些空檔回顧一下去年在工作上新的學習,雖然常抱怨大公司做事效率很差,但仔細回顧發現其實在技術上仍然有所精進,以此篇文章作為未來回首的索引。

畢業後開始做網站工程師做了將近8年,從小型官方形象網站到中型資料庫網站甚至是幾萬人在線的售票網;從後端撈資料的工程師到開API進而到網站部署、做快取、自然擴充(Auto scaling)到前端頁面美化特效(CSS, SCSS, JAVASCRIPT)、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從菜鳥工程師到人稱所謂資深工程師;網站開發相關的問題大大小小即便沒做過,大概也知道要怎麼解。

2019年7月從高速成長的新創公司換到了上市公司,每週要處理的bugs與features從數十個變成個位數個,數字上看起來好像很閒,其實也不然,因為大公司產品的規模大,不管是使用者人數、同時在線人數或者是程式碼(code base)本身都在一個相當高的量級,架構與組織的複雜度無法與新創比擬,同樣解一個bug的effort可能比新創高出許多,自然能解決的數量看起來就不那麼壯觀。

回到正題,目前服務的公司是做資安的,公司主力產品是一個防火牆,我們組負責的是防火牆的設定網站(portal)。聽到這裡應該覺得很無聊對吧!?不要懷疑,我跟我們組老闆(manager)聊過架構之前我也是這樣覺得,但加以理解後,才知道要處理的問題其實很有深度,甚至其他公司可能無法碰到這樣類似的問題。

工作職務上,我負責的部分除了前端UI外還包含了nodejs的middleware,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在做Full stack。

故事要先從防火牆說起,防火牆的設定說穿了就是一堆欄位去對應實體的機器,舉凡SDWAN、Data lose prevention 、Symmetric Routing等相關的網路功能都可以在實體機器上設定。那這樣的欄位一個防火墻有幾個?公司身為新一代的防火牆領先者,功能自然多到難以計算,相關能設定的欄位在數千的量級,那至於開發此portal網站的目標是什麼呢?是做出一個不管防火牆端新增了什麼欄位功能,網站端都可以自然生成對應的欄位介面。

認識schema

Schema基本上就是一個檔案紀錄了一台實體機器上的所有欄位。用網站工程師比較好了解的語言來說的話,可以把schema檔案想像成一個xml檔案,內容記載了所有欄位的屬性(attribute)與階層子母關係(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每一次防火牆的更新都會有新的schema產生,可能多了欄位或是少了欄位或者是有什麼欄位做了更動。

舉例來說:(schema範例)

<?xml version=”1.0"?>
<sequence name=”config” forward-compatible=”no”>
  <sequence name=”demo-config” optional=”yes” xpath=”/config”>
  </sequence>
  <array name="users" optional="yes">
    <sequence name="entry" tlo="yes">
       <validate expr="not(@name='root')" err="'root' is a reserved name"/>
       <validate expr="not(@name='machine')" err="'machine' is a reserved name"/>
       <validate validator="not-system-user" err="it is a system user name"/>
       <attr-req name="name" type="string" regex="^[a-zA-Z0-9_.-]+$" maxlen="31" help-string="alphanumeric value">
         <validate uniquein="#users/entry/@name"/>
       </attr-req>
       <element name="phash" type="string" maxlen="63" optional="yes"/>
    </sequence>
  </array>
</sequence>

每次部署上線的流程如下:

雲端資料庫更新 (驅動)-> 防火牆機器schema更新 ->(客戶手動 可不更新)網站portal更新升級新版 ->Web UI 響應客戶安裝之版本

如上所述,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隨著schema響應的UI,所以和一般網站開發的邏輯稍微不同,市面上當然也沒有類似的框架可以拿來使用;當然我們也盡量避免自己造輪子,所以舊版的網站我們用Ext.js(如果有人聽過的話…)作為基底,新版網站我們用React.js做為基底,在此基底上自建我們的框架。

而資料流方面,由於公司客戶的使用人數都在極高的規格下,在整體網站效能上也需要特別留意,我們使用了Rx.js,此框架可以取消已發送的Ajax,此功能對於減少API loading幫助相當大,非常推薦給大型網站的開發者使用,一旦完全理解它能提供的功能與用途,大概就回不去了。

資料流:

DB data -> Global Redux store (dispatch action to make ajax call in rxjs to update state)-> local context component level data -> local fields data

UI:

Own UI library includes:

Widgets -> Builders -> Viewers

React router for routes -> page, component with schema and customized fields plus business logic -> import UI from own library to render

由於UI都是延伸自內部開發的library,所以整體的視覺表現也相同沒有問題,而關於全公司共用的元件像是header, sidebar之類的UI元件則是有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概念在裡頭,統一有別的部門開發而我們就像是安裝一個npm package一樣,按照文件檔撰寫程式。

架構大概敘述完成,非相關領域的應該很難咀嚼其中的硬道理,不過原則上就是記載一下新的學習。

希望年年都能新的學習,持續進步,COVID-19病毒早點結束。

分類
Startup

Hired:一個對求職者友善的求職平台

相信大家對於找工作這件事情並不陌生,最常見的流程大致上是:

  1. 準備好自己的履歷表
  2. 上求職網站找適合的職缺應徵
  3. 等待面試

但這個流程常發生許多浪費雙方時間的狀況:像是職位薪資未寫明或是範圍太廣,到現場應徵後發現該職位薪水太低,不符合期待;技能描述不完整,讓雙方期待的落差太大,畢竟人資並不完全了解每個職位所需要的正確技能,甚至是該職缺的面試經理提供的技能五花八門不夠精確,常常造成今天要招應用端的工程師,結果來了一個寫OS核心的工程師面試;明明沒有在找工作的市場裡頭,卻一天到晚在Linkedin或者是接到獵頭電話被打擾。

上述的流程往往浪費了求職者與公司雙方的時間,每個求職者都希望能在最短時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畢竟上班族一天沒工作就是少賺一天的薪水,能如何妥善利用求職的時間是每位求職者都相當重視的一塊。

於是拉回到本文主題的新創公司Hired,Hired的面試流程就大大的降低求職者的困擾,在Hired上的面試流程是這樣:

  1. 求職者先在Hired.com上面建立好自己Profile,任何你在意的職位訊息都需要先建立好,不管是薪資多少、工作技能有哪些、過往經歷學歷等等,甚至是希望工作的地點以及能否接受出差的程度、喜歡小公司還大公司等細節都需要先建立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求職者可以設定自己的找工作狀態,亦即求職者若設定狀態為”不在市場上”,也不會像Linkedin等平台不停的有HR or Head Hunter聯繫打擾求職者。
  2. 公司人資或者是招募經理主動過濾並且聯繫,這邊特別的是可以做薪資的bidding:舉例來說你設定了年薪至少150萬元的限制在你的資料上,如果招募經理手上只有120萬的年薪職缺但仍然覺得你是一個適合的候選人,就可以對你發出邀請並且讓你知道該職缺的薪資上限,詢問你是否接受。
  3. 求職者選擇是否接受該職缺的面試邀請,一旦接受邀請,雙方即可進入Hired的留言系統開啟面試的流程。
Profile on Hired.com
Invitation from a company
List of interview requests

進入面試流程後,Hired留言系統提供的使用者體驗非常好,使用者登入網站後可以直接留言與該職缺的負責人溝通,同時也可以使用email reply,email reply是Hired有別於其他平台的一個功能,信件回覆的內容會直接張貼回該留言板中,讓你輕鬆地同步每個職缺的最新動態。

Hired網站上的行事曆也串接了各行事曆協助你建立面試提醒,同時求職者還可以直接在行事曆上設定可以面試的時間(available time),如此一來,所以面試邀約都可以在線上就完成。

Hired合作的對象相當廣泛,舉凡各大上市的科技公司到小型新創,因為這樣的流程完全與過往大家的經驗相反,不僅不會浪費時間在沒興趣或者是薪水不符合期待的職缺上,若收到不喜歡的職位邀請,也僅需要在線上按一下拒絕就結束了對話,完全不浪費雙方的時間。讓公司主動聯繫你的求職流程,顛覆了傳統的方式,讓求職者深受喜愛;Hired在2012年五月於舊金山成立後便迅速成長,目前募資狀態已經來到D round並且過往七年併購了4間公司,現在也將觸角伸到了其他市場:加拿大、英國、法國。

目前台灣的各大求職平台都還是遵循比較傳統的流程,舉凡104、1111、591等人力銀行,或者是其他較新穎的求職平台(yourator, cake resume, meet.jobs)都仍然是將職缺列出後讓求職者自行應徵,雖然有平台提供公司使用的尋找人才系統,但尚未看到類似Hired平台的招募流程,若對招募市場有興趣的創業者不妨可以自行評估一下此模式是否適合台灣的求職市場。

分類
Startup

讓退貨變得簡單:Happy Return, Returnly

相信你也有過以下的經驗:在線上電商買了商品,寄到家裡收到後發現尺寸不合需要退貨,於是你聯繫線上客服或者是在電商網站中尋找退貨鍵;事實上,根據Shopify電商系統數據指出,電商消費商品尺寸不合佔退貨總比來到了52%,隨著網購電商的消費者日益成長,延伸出的退貨問題也就跟著增加。

而對於商家來說退貨的運費其實是無形中龐大的成本,根據 Statista 指出退貨產生的運費在2020年將來到 $550 billions 美金(5500億美金),如此龐大的支出勢必會有新創來想辦法解決,Happy Returns就是其中一間。

Happy Returns的退貨方式有幾種:

  • 回到該品牌的零售店退貨,因為退貨系統已經與Happy Returns合作,所以零售店的店員可以直接操作退款,帳務上不會有問題。
  • 到 Happy Returns 的退貨點退貨,這部分也相當好理解,增加消費者退貨的地點選擇,也增加了退貨的便利性,系統集貨後一次退回至電商主的貨倉,同時減少了電商主的運費。Happy Return也積極地於各大百貨商場增加自動退貨機,讓消費者對於退貨不再有任何困擾。
  • 使用 Happy Returns 的線上退貨系統:一旦使用了Happy Returns的線上退貨系統,龐大的功能以及便利性就一一浮現。

線上退貨步驟首先是進去Happy Returns的網站輸入訂單號碼以及相關資訊,接著系統會詢問退貨原因,若為尺寸不合,系統會立即推薦合適的尺寸讓消費者可以線上換貨,如此一來即可減少電商的退貨率,畢竟如同前面提及消費者退貨多數原因都是尺寸不符;甚至有些商品不同尺寸有不同的價格,這部分Happy Returns也有處理,不管是多退還是少補一樣在同一個退貨流程一次完成。

再來特別的是隨著合作處理退貨的商家增多,有個情境是:若今天消費者想退A商家的商品,但想購買B商家的商品,這個流程仍然可以在Happy Returns上完成:想像一下你在網站上輸入退貨資訊的同時,頁面旁邊的側欄出現只要再補 $1元即可換得其他商品,一點擊連結隨即可以輕鬆完成新商品的購物資訊。

如此操作不僅可以減少消費者的退貨困擾,同時還協助電商業者銷售其他消費者退貨的商品出去,對業主來說,商品可能從未退回自己的貨倉就又重新的轉售出去了,既然減少的運費的成本,那麼在Happy Returns上轉售的價格當然就有可能比原價低。

Happy Returns目前採用Saas的計費方式,根據使用量以月費來計價,收費方式可參考下圖,目前募資狀況是在B輪,總計募得 25 M (2500萬) 美金,其中投資人包含了PayPal Ventures。

Happy Return Pricing

至於如此的模式究竟適不適合台灣的電商環境,就交給各位航向偉大航道的創業家去多加思考了。

分類
Silicon Valley

年薪20萬美元的矽谷軟體工程師,實際可以領多少錢?

在台灣的朋友們應該常常聽到關於矽谷軟體工程師薪水的數字,但實際上這個數字聽聽就好,因為它只是一個税前的數字,到底稅後有多少可以真正進到工程師的口袋裡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根據薪資回報網站 levels.fyi 的數據顯示,Google, Facebook的軟體工程師level3開始的薪資範圍大致是在美金15萬-20萬之間,而這個薪資的組成一般在矽谷稱之為TC(total compensation),分別由底薪(base salary) + 股票(RSU, Revenue Stock Unit) + 獎金(bonus)組成,這在矽谷是很常見的薪水組成方式,即便是尚未上市(IPO)的新創公司也會透過stock options來達到類似配股的效果,目的當然都是為了讓員工多一份對公司的認同感,同時也能激勵讓公司的業績更好。

但公司花了這麼多的成本,但實際上能進到員工口袋的有多少呢?我們就舉一個年薪(TC)20萬的範例來說明:假設某位軟體工程師拿到了一份合約(offer letter)上面載明了如下事項:底薪為$150,000加上總額$160,000的公司股票分4年兌現(vested)以及10%的bonus,所以簡單計算一下他的帳面上年薪為15萬 + 16萬/4 + 1.5萬,共計20.5萬元。

以底薪15萬來說,扣除最基本的稅:聯邦(Federal Income Tax 18.84%)、州稅(State Income Tax 7.92%)、FICA(Social Security 5.31%, Medicare 1.45%)等等的稅後大概就剩下65%,這還不包含可能會提撥的退休金、醫療保險(有些公司分全額負擔)、ESPP(員工優惠認股)、HSA, FSA等等相關可以税前提撥的帳戶;也就是說一般底薪實際可以領到手的範圍大致上在60%-65%範圍中,幫助你計算paycheck的網站很多,列出其中一個供網友們參考:Paycheck Calculator ,以上述15萬年薪的工程師為例,做滿一年實際進到他口袋的只有9萬上下的金額。

股票方面,一般來說16萬分四年兌現的條款的第一次兌現是滿一年時,再來通常會每一季再按照比例兌換,那以此員工滿一年來計算它可以領取價值4萬美元的公司股票,方便起見,假設股票完全沒有漲跌,每股100元來計算,也就是400股的RSU,那實際上大多數公司在發放時會先幫你繳完稅款,(股票有現金價值當然也是要繳稅的) 通常到你手上只會剩60%甚至更少(加州…),也就是你實際會領到240股的公司股票,以每股100元的價值來算,若立即賣出即可得 $24000。

最後是獎金,一般來說獎金半年發放一次,也有公司是一季發放一次,至於績效獎金的稅款還要看你的數字而定,一般來說在加州大致上也是在60%上下的數字。

總結來說,不計較小數字的話,可以很簡單的使用60%的TC來估算實際上會進到口袋的數字,也就是說年薪20萬的工程師,實際到手的數字是12萬,別懷疑你沒看錯就是12萬,美國的稅制鼓勵大家結婚生小孩,所以若是結婚同時有小孩的,實際上數字會高一些;當然也有很多操作可以達到減稅的效果,不過就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內。

值得一提的是以目前矽谷行情來說一個2 bedrooms兩房的公寓價格大概在$3000-$3500左右,所以沒有擁有任何房子的工程師,以上面20萬的薪水下,實際固定支出還要再加上租房子的開銷也就是每年4萬左右的金額(one bedroom會較低),實際領到的12萬瞬間又只剩下8萬,這也是近年有許多工程師願意舉家搬到西雅圖的一個原因之一:房價沒有像矽谷這麼可怕同時少了income tax,等於多了許多實際能領到口袋的錢。

也常聽到有台灣人被外派到矽谷來工作,基本上公司若有包住宿,實質上的幫助是相當大,因為根據上面的計算,一個有房的人,薪水若在13-14萬範圍內即等同於上方年薪20萬但無房的人。

這是目前矽谷大致上授薪階級的現況,所以也常有人說薪水高不如房子買的早,至於房價近幾年為什麼漲成這樣就留給其他專業的矽谷房產經紀人分析師來說明吧。

分類
Startup

讓Snoop Dogg / Dwight Howard親自跟你說生日快樂 – Cameo

多數人心中都有自己心儀的偶像,不管是歌手、演員、運動員或者是youtuber,你可能想過如果他們能夠在你生日時親自錄一段影片跟你說聲生日快樂,在你的大賽前夕跟你說些鼓勵的話,唱一小段專屬於你的歌,Cameo 這個平台可以完成各位粉絲們的小小夢想。

這個想法源於兩位創辦人在 Steven Galanis 30歲生日時,Martin Blencowe(前NFL經紀人)希望可以讓Cassius Marsh(NFL球星)親自跟他說聲生日快樂,於是用了一些聯絡管道找到他並且得到了這支影片,成功的在他的生日派對上播放給了Steven一個大大的驚喜;不久後他們便發現,這個idea可以延伸成為一個商業模式於是著手了開始Cameo的創業之旅。

Cameo的使用方式非常簡單,在官方網站上尋找你想找的名人(celebrities),標價也清楚地在上面,點擊購買並填入目的(生日、鼓勵等等原因),幾天後即可獲得該名人親自錄製的影片。

粉絲看到影片的反應
Dwight Howard錄製生日快樂影片給粉絲

Cameo的商業模式為抽成25%,2017年成立後短短兩年目前每日都可以銷售出400支影片,且持續成長中,網站上的名人數也持續增加,畢竟對名人來說,找個一分鐘的時間,簡單拿起手機錄製一段影片送給粉絲即可賺錢,只要撥得出時間大概都能夠舉手之勞。

Cameo在今年宣佈完成B round募資金額來到5000萬美金,將用於持續改善軟體使用以及業務擴張;個人認為台灣創業者也可參考此商業模式,此商業模式也是當紅的17 media可以擴充業務的項目之一,畢竟旗下有非常多的網紅以及直播主。

分類
Startup

買機票不用再比價,舊金山飛賭城只要$35:SkyHi

這幾年很多服務都開始推出訂閱制,訂閱制的相關優缺點非本文討論的主題,欲了解訂閱制的優點可參考:歡迎來到訂閱經濟時代,今天要介紹的新創公司SkyHi,做的就是機票的訂閱制。

何為機票的訂閱制度呢?根據SkyHi官網所提供的服務方式,會員月費為 $199,同時將航程透過里程數的不同分為三個級距,票價分別為:$35、$75、$120 (皆為單程票價),以舊金山(SFO)出發為例,最短程的飛機票包含:洛杉磯拉斯維加斯聖地牙哥西雅圖,單程都只要$35元;最遠的航程單趟飛到紐約也只要$120。

SkyHi有另外的兩個限制:

  • 只能訂購十天內的票,也就是不提供預購較久日程的機票
  • 每月只能訂購五張票

使用方式也相當的容易與直覺,下載APP / 打開瀏覽器網址,綁一張信用卡加入會員,輸入出發地以及目的地後,即會出現可以訂購的機票航班與時間,選擇完成後即完成訂票也會得到實際可使用的訂票代碼。

SkyHi的創辦人在專訪時指出,多數旅客短程航程都需要先上比價網,瀏覽許久後才訂票,需要耗費許多使用者時間,他希望能有一個方式找到這些經常飛的用戶,同時讓他們可以輕鬆的拿到最好的價格,不用再浪費時間。事實上,多數航班都有20%未銷售出去的空位,也顯示了如果能有一個方式將這些空位銷售出去,的確是一筆相當可觀營收數字。

SkyHi於2016成立,還是非常早期的新創公司,入選過TechStar加速器,此商業模式也獲取了一些早期的使用者,像是假日夫妻(先生住北加州、配偶住南加州)常需要週五下班後飛過去見面,週日再回公司所在城市上班;甚至是許多公司的業務人員,常需要在美國各大城市奔跑銷售以及pitch,此類型的票非常適合一週前才被臨時安排的會議或者是demo event,也可以幫公司省下一筆費用。

此商業模式仍然非常早期發展中的階段,也尚未有較知名的投資人進場投資,SkyHi目前仍處於種子輪發展中,未來聲勢如何,值得後續的觀察。

crunchbase: SkyHi